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
林清玄最美的24段文字,你听过哪几句?

  林清玄,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。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。曾任台湾《中国时报》海外版记者、《工商时报》经济记者、《时报杂志》主编等职。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,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,被誉为"当代散文八大作家"之一。他的散文《和时间赛跑》、《桃花心木》等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,是当代人们最熟悉的散文名家之一。
  
89b2cf2d3d4e42fca825a0c9faafe0d9.jpeg

  林清玄文风优美柔和,金句迭出,他的许多句子,都曾让我们深深动容。
  01
  我也愿学习蝴蝶,一再的蜕变,一再的祝愿,既不思虑,也不彷徨;既不回顾,也不忧伤。
  ——《境明,千里皆明》
  02
  喝淡酒的时候,宜读李清照;喝甜酒时,宜读柳永;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。其他如辛弃疾,应饮高梁小口;读放翁,应大口喝大曲;读李后主,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;至于陶渊明、李太白则浓淡皆宜,狂饮细品皆可。
  ——《温一壶月光下酒》
  
16e3139dd9e04055828f064c53896f70.jpeg

  03
  下雨天的时候,我常这样祈愿:但愿世间的泪,不会下得像天上的雨那样滂沱。
  但愿天上的雨,不会落得如人间的泪如此污浊。
  但愿人人都能有阳光的伞来抵挡生命的风雨。
  但愿人人都能因雨水的清洗而成为明净的人。
  ——《忧伤之雨》
  04
  我一向不愿穿戴昂贵的服饰,不愿拥有名牌,因为深感自己没有那样名贵;我一向不喜出入西装革履、衣香鬓影的场合,因为深感自己没有那样高级。我要谦虚卑微一如山上的一株野草,自在地生活于大地,但也有高贵的自尊,俯视这红尘大地。我不要人人都看见我,但我要有自己的尊严。
  ——《人间最美是清欢》
  05
  最好看的电影,结局总是悲哀的,但那悲哀不是流泪或者嚎啕,只是无奈,加上一些些茫然。
  ——《河的感觉》
  
43fd64aeec414beaa8c718bd3aae4311.jpeg

  06
  生命只是如此前行,不必说给别人听,只在心里最幽微的地方,时时点着一盏灯,灯上写两行字:
  今日踽踽独行,
  他日化蝶飞去。
  ——《你心柔软,却有力量》
  07
  教堂与坟墓都有十字架;而且,许多教堂都盖在坟墓旁边;照耀着教堂的月光,也同样照在坟墓上。这个世界如实地显露着平等,没有分别的真相,只是人心的向往,使世界也不同了。
  ——《教堂与坟墓》
  08
  “自己”在时空中不断地蜕变,读完一本书和未读一本书的自己是不同的;懂得爱和不懂得爱的自己是不同的;心眼已开和心眼未开的自己又是不同的。
  ——《在云上》
  
b94603b8a9d3448d98a98cfddb7a089a.jpeg

  09
  我想到,人世间的波折其实也和果树一样。有时候我们面临了冬天的肃杀,却还要被减去枝桠,甚至留下了心里的汁液。有那些怯懦的,他就不能等到春天。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,才能勇敢的过冬,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枝繁叶茂,然后结出比剪枝之前更好的果。
  ——《林清玄散文》
  10
  我常觉得,所谓“风水好”,就是空气清新、水质清澈的所在。
  所谓“有福报”,就是住在植物青翠、花树繁华的所在。
  所谓美好的心灵,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,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。
  ——《在云上》
  11
  茶道里有“一生一会”这个说法,即我们每次与朋友对坐喝茶都应该非常珍惜,因为一生里这样的喝茶可能只有这一回,一旦过了就再也不可得了;每一次相会都是仅有的一次,与过去的、未来的任何一次都不同。有时,人的一生只为了某一个特别的相会,如果有了最深刻的珍惜,纵使会者必离,当门相送,也可以稍减遗憾了。
  ——《一生一会》
  
d34a9667321843b188437ea0a8964f2d.jpeg

  12
  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,扭曲了作者的个性。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,吸引了人的视线,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。最好的文章,是作家自然的流露,他不堆砌,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,而是在读一个生命。
  ——《生命的化妆》
  13
  人家都说随缘,我相信是随愿而生的,有愿就会有缘,没有愿望,就是有缘的人也会错身而过。
  ——《心美,一切皆美》
  14
  世界不是永远的春天,也有天寒地冻;人生也不是一向美好,也有陋败蒙尘。
  每个人的心里都需要一个人、一棵树、一片草原、一个故乡,也许不必真实存在,却是一个不变的碑石,在每回想起、每次相遇,有一点光、一点温暖、一点希望。
  ——《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》
  
b62ac03695314fd2913f813993cd29ff.jpeg

  15
  天晴时可以觉出山之高、云之浮、雪之白润。云里连着海气,风里带着潮声,落木千山天远大,有时候残雪零星,更多的白藏在更高的山中更深的松林里,所以我喜爱独自静静地踱步,一任冷风扑面。
  ——《灵性深处开莲花》
  16
  我觉得一个人活在这个时空里,只是偶然地与宇宙天地擦身而过,人与人的擦身是一刹那,人与房子的擦身是一眨眼,人与宇宙的擦身何尝不是一弹指顷呢?我们寄居在宇宙之间,以为那是真实的,可是蓦然回首,发现只不过是一些梦的影子罢了。
  ——《玫瑰奇迹》
  17
  我不只要学习做白磁盘衬托人间事务的美好颜色,我更要学习做宝瓶,即使空无一物,也能在虚空流动香气,并释放出内在的音乐,我要在人群中有独处的心,在独处有人群的爱,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,那样的自由自在,并保有永久的清明。
  ——《云在青天水在瓶》
  
e57ef67e9a664fdcb3db925ed8f7b75d.jpeg

  18
  在传说中,公主、流云、蝴蝶都有美满的结局,并不是结局真有圆满,而是在公主苏醒,流云出岫,蝴蝶展翼的那一刻,一切已经圆满。
  ——《境明,千里皆明》
  19
  唯有站在极高极远的位置,才会看清,人和人的界限是很渺小的,也许根本就没有界限。当我们远离了言语与是非,我们的一切存在也就真实地显露了本来的价值。上一刻,我们可能幸福地流泪,下一刻,我们可能悲哀的哭泣,但,路,总是不断地,河,总是不停地,向前穿行。
  ——《林清玄散文》
  20
  我们能给世界的东西可能很少,就好像把一片茶叶丢入茶壶,一片茶叶看起来那样细小,但整壶茶的茶水中都会有那片茶叶的滋味。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,犹如一片茶叶偶然落入壶中,一旦释出了滋味的精华,就会失去了。但为一个善念而奉献的人不必遗憾,正如一片落在壶中的茶叶不必忧伤,因我们生命的热力所散发的甘水之美,在人间永不失去。
  ——《水会永远活着》
  
974c177c560f473bbf10ab01e3f1642b.jpeg

  21
  未写完的诗、没有结局的恋情、被惊醒的梦、在对山看不清楚的庄园、缘尽情未了的故事,都是在生命大海边飞舞的白蝴蝶,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。只要表达了,有结局了,不再流动思慕了,那时便立刻停格,成为纸片。
  ——《海边的白蝴蝶》
  22
  我成长的环境是艰苦的,因为有母亲的爱,那艰苦竟都化成了甜美,母亲的爱就表达在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食物里面;一碗冰糖芋泥其实没有什么,但即使看不到芋头,吃在口中,可以简单地分辨出那不是别的东西,而是一种无私的爱,无私的爱在困苦中是最坚强的。它纵然研磨成泥,但每一口都是滚烫的,是甜美的,在我们最初的血管里奔流。
  ——《自心清净,能断烦恼》
  23
  乡下的月光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,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木、从街路、从花叶,乃至从屋檐,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,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。假如夜深有雾,到处都弥漫着清气,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。
  ——《月到天心》
  
3fe8434bc9f7414c9e3c7d4dcc6ec05e.jpeg

  在去世的前一天,林清玄微博发了一条关于死亡的感悟:
  24
 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,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,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,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,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。
  — THE END —
29人点赞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热门文章
雪晴网手机版——故事头条访问指南
    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,雪晴网手机版-故事头条近日上线。   目前的雪
林清玄最美的24段文字,你听过哪几句?
  林清玄,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。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。曾任台
宋代的“娱乐圈”:女艺人每天能挣两千多
  当下的娱乐圈,精彩程度自不必说:无论素人草根趋之若鹜的选秀活动,还是各家电
国内网络文学加速布局女性阅读市场
  《扶摇》《天盛长歌》《你和我的倾城时光》……近几个月来这批热门影视剧背后有两
刘慈欣评电影《流浪地球》:出乎意料的成功
  刘慈欣(中)与导演郭帆(左)在电影放映后交流观影心得。图片由“未来事务管理
苏轼和辛弃疾的巅峰对决,谁才是宋词豪放第
  提到宋词,大家会想到谁呢?苏轼?辛弃疾?王安石?李清照?范仲淹?晏殊......今
我妈妈是送外卖的,男孩喊话母亲:每个努力
     文 | 星言   1   这两天看《少年说》,简直太催泪了。   其中有个
2019年2月上《故事会》目录
作品能上《故事会》不容易啊!2019年2月上《故事会》目录出来了,看看哪些作者上稿了
当标题党遇上古诗文,画风简直了
  在网络时代,各种文章多如牛毛,数不胜数,该如何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,标题党应
董卿:“朗读者”是时代的典藏
 南都讯 记者黄茜 发自北京 近日,“朗读依旧,初心不改— 《朗读者Ⅱ》特别专场暨新